1. 首页 > 取名大全 百家姓名 > 文章页面

墨姓的姓氏起源(墨姓的姓氏起源和来历)



style="text-indent:2em;">想知道你的姓氏的起源麽?别人问你墨姓是怎么来的你是不是会一时语塞?不用怕,星座网小编为你整理出墨姓的姓氏起源。

墨(Mò)姓源出有五:

第一个渊源:源于姜姓,出自炎帝后裔夏禹老师墨如之后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

据史籍《潜夫论》记载:“禹师墨如。”

传说上古时圣帝舜在位时,大水成灾,经四岳举荐,舜帝任命鲧为水正,负责治理水患。鲧采取堵塞之法,结果越堵水患越大,反到淹死了很多人。舜依法杀了鲧,又改任鲧的儿子禹治水,那时禹仅只十七岁。面对如此重任,他感到了责任的重大。这时,有个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叫姜墨如,他见多识广,就向禹建议采取疏导之法治理水患。姜墨如建议使禹茅塞顿开,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努力,终于平定了水患,禹因此拜墨如为师。

大禹的儿子夏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之后,敕封姜墨如的儿子姜胎初为孤竹国的国君,姜胎初就以父亲的名字为姓氏,称墨胎初,世代相传为墨胎氏,亦称墨台氏,其后有族人省文简改为单姓墨氏,世代相传至今。

据史籍《通志·氏族略》记载:“本墨台氏,后改为墨氏。”

姜胎初的封地原来在台邑(今辽宁朝阳),时称其为墨台氏。在商王朝时期,墨台氏的后代逐渐南迁,最终在孤竹(今河北卢龙)建立了孤竹国,国君叫墨胎。墨胎有两个儿子,长子叫墨胎允,史称伯夷;次子叫墨胎智,史称叔齐。墨胎在逝世前遗嘱要叔齐继承君位,而叔齐却要让位于兄长伯夷,于是伯夷就逃跑了,叔齐因而也干脆弃位出外流浪,后双双侍于周文王姬昌。

到了周武王姬发出兵伐纣之时,伯夷和叔齐这兄弟两人却出来叩马阻谏,认为以下伐上是为不仁。及至周武王灭殷商之后,伯夷、叔齐二人“耻食周粟”,而隐于首阳山(今河南偃师),仅采薇(大巢菜、野豌豆,或通称能食的野菜)而食。当时有个妇人就指着他们吃的薇讥笑于二人:“子义不食周粟,此亦周之草木也。”二人羞愤,遂绝食而死,被其他人葬于首阳山(今河南堰师)。

历代王朝对伯夷、叔齐二人推崇备至,称其二人为“二贤人”、“二君子”,目的是要让臣子忠实于王朝。后来唐朝时期的大儒韩愈、柳宗元都曾撰文称颂。

在中国历史上,惟独西汉武帝时期的太中大夫东方朔对其不以为然。东方朔认为这两人是“古之愚夫”,指出“贤者居世,与之推移,不凝滞于物。”即说这二人固守行将灭亡的事物而不变,属于逆潮流作秀,算得什么贤人?

在墨如、墨胎初(姜胎初)、墨胎、墨胎允、墨胎智的后裔子孙中,多有称墨氏者,世代相传至今,史称墨氏正宗。

墨氏族人大多尊奉墨如为得姓始祖。

第二个渊源:源于子姓,出自战国初期哲学家墨翟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

墨翟,公元前479年~前381年,子姓,宋国人,传说是春秋时期宋国贵族公子眱(目夷,即墨夷)之后,其家族到春秋末期已经没落为平民。墨翟创建了墨家学说,世称墨子,是战国初期著名的思想家、哲学家、科学家。

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《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》的末尾中特别提到:“盖墨翟,宋之大夫,善守御,为节用。或曰并孔子时,或曰在其后。”

公元前五世纪初,墨子出生在宋国(今山东枣庄木石镇)一个以木工为谋生手段的手工业者家庭。当时的社会是一个“处工就官府”的社会,即工匠处于官府的严格控制之下,隶属和服务于官府,社会地位十分低下。而当时的工匠是世袭的,因此墨子从小就承袭了木工制作技术,并由于他的聪明巧思,使他成为一名高明的木工匠师和杰出的机械制造家,为他后来的社会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
墨子精通手工技艺,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相媲美。他自称是“鄙人”,被人称为“布衣之士”和“贱人”。汉朝时期的哲学家王充甚至说:孔子和墨子的祖先都是粗鄙之人。墨子曾做宋国大夫,自诩说“上无君上之事,下无耕农之难”,因此是一个同情“农与工肆之人”的士人。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,学习孔子之术,称道尧舜大禹,学习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春秋》等儒家典籍。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的烦琐礼乐感到厌烦,最终舍掉了儒学,创立、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墨家学派。

墨子“好学而博”,并且是个以天下为己任、立志救民于水火中的大好人。孟子对他这种“士志于道”的精神还是十分赞扬的:“墨子兼爱,摩顶放踵利天下,为之”;庄子也由衷地称赞:“墨子真天下之好也,将求之不得也,虽枯槁不舍也,才士也夫!”

墨子洞察到人性的弱点,其著作《天志》、《明鬼》宣扬敬天事鬼,以震慑当时权力不受约制的天子国君,遂形成墨家宗教观,也因此受到后人的曲解与批评。王充在撰著《论衡》一书时,狠狠批判了墨子的宗教观。但无论如何,墨学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无疑占着极重要的位置,墨子本人也是一位极杰出的优秀人才。


上页12下页

联系我们

Q Q:

微信号: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微信